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耕教育信息化建设 促进教育管理工作提质升级

2019/11/13 162次浏览 分类:他山之石

教育部简报〔2019〕第24期

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,构建全校园智能感知环境,以大资源建设为基础,利用物联感知、智能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,在“教、学、管、评、环、服”等六个方面进行精准服务,推进由“人找资源”到“资源找人”转变,构建基于大数据、以学生为中心的全过程、全方位校园行为画像,为学校深化改革和不断创新提供技术支撑。


完善制度设计,理顺工作机制。成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,单设信息化推进办公室,统筹规划学校信息化建设,形成领导小组决策、信息化推进办统筹、各部门落实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体系。出台《数据管理办法》《网站建设与管理办法》《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办法》《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》《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办法》等系列文件,从制度上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,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。深化以“规划、监管、评估、服务”为核心的校内“大部制”改革,调整管理岗位职责,优化服务职能,实现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变,从服务“业务部门”向服务“更为广泛的师生个体”的转变,从“把已有系统从线下搬到线上”向“以师生的体验为出发点,进行流程重构或优化”的转变。


优化资源组合,注重效能提升。以信息技术推进资源大平台建设,对教育教学、教辅保障、后勤服务等资源进行重组、匹配,优化教育资源结构,提高资源利用效能。新建智慧教室59间,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演示手段,动态分析学生学习情况、准确掌握教师教学情况、高效诊断教学成果;建设教室实验室预约管理系统、大型仪器共享系统,实现教学环境资源与科研仪器资源科学合理分配,为教学实验提供基础环境保障。完善校园基础网络设施,加强数据中心建设,实现伴随式数据采集,生成全校数据资产,为教学教务、学工管理、科学研究、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供数据服务,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。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资源节约和平安校园方面的应用,建设后勤节能监管系统,通过远程控制实现节能减耗,降低运维成本,提高后勤管理服务科学性便捷性;建立校园平安预警系统,结合监控中心“黑名单”和人脸识别技术,实现校园安全管理预见性精准性;加强资产可视化系统建设,通过展现各部门、各资产负责人之间复杂的资产数据关系,推动国有资产直观管理,提升资产管理效率。


动态多维评价,强化正向反馈。构建本硕博留教育教学一体化云平台,建成在线教学服务系统,对教与学进行实时记录、互动、监测与预警。实施“一人一课表”制度,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,满足教与学的针对性管理和个性化设计。单设考核与评估办公室,建立考核评估体系,利用目标考评管理系统对每个部处工作进行督办考核,定期发布工作质量报告,促进行政考评从注重经验向注重数据转变、从注重模糊宏观向注重精准微观转变、从注重结果评价向注重过程评价转变。搭建网上评议系统,开通网络意见建议渠道,建设智慧校园信息发布系统,拓展政策传播路径,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方面的应用,强化评价正向反馈。探索大数据时代下的民主管理策略,推行数据民主,保障师生数据知情权、发言权和决策权,让师生对学校各项业务实行泛在化监督,践行信息共享化、机制开放化、师生中心化的管理价值。


再造工作流程,优化业务办理。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办事大厅,将网络端、移动端、实体端三大场景深度融合,形成统一管理服务体系,上线32个应用模块,264个应用碎片,PC端总访问量超62万次,移动端激活人数超1.2万,新生激活比例90%以上,日均访问量3500次。通过信息技术,将物理空间中分散的学校部门、模糊化的工作事务流程进行无缝衔接和数字化呈现,使各项业务办理程序透明、公开,压缩业务办理时间。推进实施管理“五个一”工程,即“认证一个号、服务一个站、数据一个库、管理一张表、决策一个键”,努力实现“让师生少跑路,让数据多跑路”,构建起“一网、一次、多端”的信息化支撑下的校园管理服务体系。


坚持服务导向,打造智慧学工。建立学生综合信息管理和决策平台,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多维度多方位打造每位学生画像,针对学情学业、健康心理、学生安全进行精准分析与预测,为学生提供精准服务。推动精准奖助贷工作,以学生消费数据、学习数据和行为数据等作为数据分析源,构建奖助贷模型。连续多年开展数字化迎新离校服务,学生可提前在迎新系统中全流程完成报到手续,毕业生可在离校系统中实现“掌上离校”。探索开展虚拟招聘,实施网上三方签约,智能引导个性化、针对性就业。搭建学生素质能力平台,对学生第二课堂和综合素质管理实现全流程信息化,激发学生发展内在驱动力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来源:教育部网站)